刘如权:记者要始终“记着”初心使命与责任担当

   2024-05-30 天眼新闻2570
核心提示:刘如权,1954年12月出生于贵州省瓮安县。1978年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分配到都匀市第四中学教书。1985年调入贵州电
 刘如权,1954年12月出生于贵州省瓮安县。1978年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分配到都匀市第四中学教书。1985年调入贵州电视台黔南记者站任新闻记者,开始了自己的记者生涯。30年来,刘如权有40多篇新闻作品分别获全国及贵州新闻奖一、二、三等奖。其中,获全国优秀电视新闻节目二等奖两件,贵州新闻奖一等奖两件。创作拍摄的《山坳里的钟声》《山那边的炮声》(上下集)《邓恩铭》(四集)《水法宣传》电视剧在贵州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一套、二套播出。荣获“贵州省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从事新闻工作三十年”荣誉证书。高级记者,享受“黔南州政府特殊津贴”。

  晚秋的下午,阳光明媚,在刘如权老师家里,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房间,驱散了秋日的凉意。桌上泡着热茶,刘老师坐在沙发上,缓缓讲述着他亲历的故事,有趣的“故事”加上刘老师动情的讲述,让我不知不觉间被带入其中。

  从事新闻工作30年,40多篇新闻作品分别获全国及贵州新闻奖一、二、三等奖……在我的眼里,刘如权老师是当之无愧的“大咖”。但当真正与刘老师对话后,我才感觉到他的成绩来之不易。

  岁月壮阔犹可回首,新闻的力量在更远的前方。30年新闻生涯,从广电到纸媒,刘老师用镜头定格温暖瞬间,用笔记录美好时代,用心讲好时代故事。他将自己所看、所思都化作一件件新闻作品,造就自己,也影响着受众,让大家感知到了新闻的力量。

  从老师到记者,是机缘巧合更是兴趣使然

  1985年,是刘如权走上记者之路的转折之年。

  那年4月的一天,还是都匀市第四中学老师的他接到消息:贵州电视台要调他到黔南记者站任新闻记者。这让他十分高兴。

  这样的调任并非偶然。

  刘如权的哥哥刘如贵是瓮安县委宣传部通讯组通讯员,所以一向与哥哥亲厚的刘如权也深受影响,对新闻有着浓厚的兴趣。

  早在读高中时,刘如权的新闻才华就有所显露。彼时,刘如权就家乡瓮安县平定营镇开展扫盲工作写了篇文章,并发表于《贵州日报》,这也是刘如权首篇见报的新闻稿件,对他来说,是莫大的鼓舞。

年轻时的刘如权

  此后,在贵州师范大学就读时,刘如权也没有停下写作的“脚步”,不管是新闻稿件,还是电视、电影剧本他都有涉猎。

  1978年7月,从贵州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刘如权分配到都匀市第四中学教书。在那段时光里,他一边教书,一边也十分关心新闻业发展,与从事新闻行业的同学保持着密切往来。

  1983年,贵州电视台开始陆续在贵阳市外的8个地、州、市建立记者站,计划在每个记者站配备1-2名记者。

  从在贵州电视台工作的同学处了解到建立记者站并招聘记者的消息时,刘如权动心了,那颗一直种在心里的“新闻种子”开始发芽。

  1985年,经同学推荐后,贵州电视台对刘如权进行了考核,认为他十分符合条件。4月,贵州电视台出具公函,正式调任刘如权为贵州电视台黔南记者站记者。

  “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转行做记者既是机缘巧合也是兴趣使然。”刘如权30年的新闻生涯,自此开始。

  十年坚守一线,见证并书写时代发展故事

  从1985年4月-1995年4月,刘如权在贵州电视台黔南记者站一待就是10年。他整月整月地泡在采访第一线,不计寒暑也不舍昼夜。“我几乎走遍了黔南的每一个县,甚至有百分之八十的乡镇都去过不止一次。结识了各行各业无以计数的人,很多后来都成了我的朋友。”

  刘如权讲述了他在采访一线亲历的急剧变化及大时代中的小故事:

  1987年,他采写了《洗马乡乡镇企业资金被大量占用》的批评报道,揭露资金被占用导致乡镇企业发展滞后的问题。报道一出,反响强烈,也引起了黔南州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立即督促乡镇进行了整改。该篇报道还被评为1987年度全国优秀电视新闻节目二等奖;

1987年,刘如权参与采写的《贵州省制止盗伐林木》连续报道被评为全国优秀电视新闻节目二等奖。

  1987年,他参与采写了《贵州省制止盗伐林木》的连续报道,生动反映了贵州重视生态保护,报道持续时间长,震动大,反响好,被评为1987年度全国优秀电视新闻节目二等奖;

1989年,刘如权参加采制的《兴黔富民普通人》系列报道被评为全省优秀电视新闻系列报道一等奖。

  1989年,他参加采制了《兴黔富民普通人》系列报道,讲述了人民群众生活不断变好的故事,被评为1989年度全省优秀电视新闻系列报道一等奖;

  ……

  “脚下沾泥土,心中有光明。”10年时光,刘如权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脚踏大地的实践中、在探索新闻的道路上不断成长。

  当然,这其中也伴随着一些困难与艰辛。

  记者站的记者除了承担着及时将当地发生的重大新闻发回省台的任务外,同时还要参加全省性重大活动的联合报道。

  “那个时候的电视新闻是用磁带录制,不像现在网络这么方便,可以即采即传。”刘如权笑谈道,那时,他是不停地在都匀与贵阳之间“流浪”,平均一个月要往返3至4趟,就为了送录制的影像磁带回去。如遇突发性新闻,那还不止。“1988年春节,时任省委主要领导到都匀视察工作,我采访完后,大年初一送采访资料回贵州电视台,当天大雪封山,路上结着厚厚的冰,汽车只好一挪一挪慢慢地爬行,当年没有高速路,走的是老路,用了将近10个小时才赶到贵阳。”

  退而不休 笔耕不辍

  1996年,刘如权调任黔南日报社副总编;2000年调任黔南电视台台长;2001调任黔南日报社社长,这时的刘如权从一线记者转战“幕后”,更多的是做一些编辑与策划工作。

  2007年,刘如权参与编辑专栏《中国记者看黔南》,多维度反映出黔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引起较大反响,专栏被评为2007年度贵州新闻奖一等奖;

  2008年,刘如权又参与编辑通讯《极限营救》,被评为2008年度贵州新闻奖一等奖;

  ……

  无论是一线记者还是“幕后”编辑,刘如权都坚守着自己的初心,且表现不俗。2019年,刘如权获得了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颁发的从事新闻工作30年荣誉证书与奖章,这也为他30年坚守新闻战线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2019年,刘如权获得了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颁发的从事新闻工作三十年奖章。

  其实,刘如权还十分喜欢创作电视、电影剧本,创作拍摄的《山坳里的钟声》《山那边的炮声》(上下集)《邓恩铭》(四集)《水法宣传》电视剧都曾在贵州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播出。即使他于2015年60岁时正式退休,也依然退而不休,笔耕不辍,接连创作了30集电视连续剧《贵州草鞋兵》《贵州大剿匪》等剧本。

从事新闻工作30年,刘如权有40多篇新闻作品分别获全国及贵州新闻奖一、二、三等奖。

  “从最初的纸媒、广电,再到现在融媒体时代,要求记者需要具备的技能越来越多,作为新闻界的老前辈,您觉得当代的年轻记者应该怎么做才能出精品?”谈话最后,我这样问道。

  “从电视到报纸,再到手机、新媒体……变化只是我们记录的方式与新闻的表现形式,但只要我们从业的初心不变,记住自己肩上的责任,时刻保持学习的态度,任凭风云怎么变换,也终能在新闻路上找准位置。”刘如权如是寄语融媒体时代的年轻记者,就一如他曾经常常告诉“徒弟”“记者要始终‘记着’初心使命与责任担当。”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资质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