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有一支成立于1972年的尖刀队伍,建队49年间,他们完成了24000余批次警卫开道任务、5300余场次重要会议及活动的交通安保工作——2017年5月19日上午,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上,杭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机动大队被光荣地授予全国“先进模范交警队”荣誉称号,这也是浙江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这支屡立战功的“铁军”传承至今,靠的是一代又一代队员们的不懈努力和追求。
狠抓细节 追求卓越
48岁的殷诚几乎与大队一起成长——1995年,22岁的他进入机动大队,转眼26年过去,当初的青涩小伙已成为大队安保行动队队长,鬓边白发成了丰富经验的象征。由于统筹能力出色,同事还送了他一个外号——“首席参谋”。
人如其名,从警以来,殷诚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对工作的“诚意”。1998年,殷诚开始担任机动大队开道车驾驶员,从车辆保养、熟悉路况到驾驶技能,每个细节他都力争做到最好。
2015年,他转任机动大队直属中队中队长,负责安保任务的统筹工作。2016年,G20杭州峰会开幕在即,尽管多次安保演练都实现了较好的效果,但殷诚仍觉得“还能再细一点”。有次在一场凌晨4点的演练中,殷诚牢牢盯着监控画面,静静听着对讲机中每一次报点,一边掐着秒表,一边在本子上飞快记录。演练结束后,殷诚没有休息,独自做着测算。几小时后,他把同事叫了起来,再次进行模拟,最终决定对某处细节做出调整。
也因那一处细节的改变,使得全批次任务在之后的演练中更加连贯、顺畅。峰会举办期间,165场次活动密集举行、56条安保路线穿城跨江,最终,776次开道任务圆满完成,总里程达5万余公里,实现了全程“无缝衔接” “零差错”。
苦练本领 代代传承
提到机动大队,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是戴着墨镜、骑着摩托车的飒爽形象。确实,机动大队的民警,几乎都是技术精湛的骑手。他们的驾驶水平可以从驾驶的摩托车类型上大致区分——目前,警用摩托车根据排量基本分为250cc、650cc、1300cc三种,车重、操作难度随排量递增。
作为大队里的“精英骑手”,32岁的陈杰只用了不到3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250cc到1300cc的突破。“操控摩托车是对综合能力的考验,身体协调性、反应和心理素质都很重要。”陈杰说,除了日常驾驶训练,他还参加过专门的特种驾驶培训,包括爬坡、涉水等,以应对极端恶劣条件下的作战。
这几年,除了完成指定的警卫安保工作,陈杰还多了项工作——作为教官团队的骨干,对交警队伍中的铁骑队员进行驾驶培训。如今,杭州市区路面上穿着荧光绿作训服的TPTU铁骑,就是由陈杰所在的教官团队训练出来的。
从警为民 全力以赴
除了日常的警保工作,机动大队还在其他工作中展现着自己的“铁军”风采。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大队全警上路,彻夜奋战。除了在各入城口驻点,还跟随专班实时监测交通流数据、开展视频巡查并针对卡点遇到的问题研究应对措施,整个过程持续近半年。
到了去年7月,又一场大考验来了。民警毛礼鑫记得很清楚,7月6日晚上11点,他和同事接到紧急命令:立即出发支援建德。“大家把装备理好就上路了,连换洗衣物都没带。”毛礼鑫回忆说,那一路暴雨如注,到达建德驻地已是次日凌晨2点多;与当地部门对接后,紧接着就是部署方案,到了清晨6点半,全体集结上路,一刻都没歇过。
在建德周边,机动大队民警在劝离途经危险区域的车辆
那些天,毛礼鑫和队友们的脚基本没离开过水,他们把新安江水库周边可能受泄洪影响的道路全部勘查了一遍,还把途经危险区域的车辆、行人全部劝离。
除了做好重点区域的安全工作,他们还有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保障高考的顺利进行。赴建德支援的第一天正是高考首日,当时,离学校不远的国道上,最高水位已没过小腿,交警一大早便上路巡查,对国道上的货车进行限流疏导,并在积水区域位置提前进行安全警示。正是在这样的努力下,高考期间,学校周边交通情况基本正常,水情影响被控制到了最小。“对每个家庭来讲,高考都是人生大事,我们当然要全力以赴。”毛礼鑫说,脚踏实地为人民服务,这也是大队一直以来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