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份以来,华商报持续关注如何解决失踪人口信息查询难的问题,并提出公安、民政联网解决这一难题的想法。3月底,公安长安分局以在西安市救助站建立了工作站实现与救助站直接对接。昨日,公安长安分局西安市救助站警务站正式挂牌成立,民警将警方的户籍系统带进救助站,并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实现公安、民政资源共享。
前期以警务工作站模式进行对接
今年3月20日,华商报A06、A07版刊登了“失踪者家庭的期盼”的新闻,由于公安网的人口失踪信息未能与救助站分享,导致寻亲遭遇重重困难。因此,有人提出“救助信息可与失踪人员信息库联网”的建议,华商报也多方呼吁。为此,公安长安分局专门召集分局党委专题研讨与救助站协作的办法。
最初,长安分局在西安市救助站设置了警务工作站,安排民警定时(每日固定时间)、随时(突发情况)在救助站展开工作,协助救助站核查被救人员身份信息。
自今年4月警务工作站成立以来,值班民警采集受救助人员DNA数据近200份,积极与公安系统失踪人口信息库数据比对,重点对长期滞留人员进行信息查询和比对,帮助6名受救助人员找到亲属。
当时按照要求,警务工作站的值班民警每天上午在救助站值班,下午回派出所工作。为了更好地执行与救助站的协作,长安分局专门成立救助站警务室,要求民警专职从事这项工作,24小时值守。
除核查信息外还能补办身份证明
12月8日上午10时,公安长安分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会贤与西安市救助站副站长齐静跃一起为警务室揭牌,这意味着西安市救助站警务室正式投入使用。
据了解,针对失踪人口信息库和救助人员信息库不能同步共享的问题,公安长安分局通过与市、区民政系统多次沟通、调研,探讨建立救助站警务室,建立信息同步、资源共享的长效机制。最终,由西安市救助站提供办公场所,救助站警务室最终落成。公安长安分局抽调4名民警进行驻站工作,实行24小时轮流值班。目前,该警务室在陕西尚属首例,对西安乃至全省各地民政救助和公安协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李会贤表示,警务室将做好公安、民政信息融合,拓展受助人员的寻亲渠道,同时主动核查救助人员是否存在违法犯罪行为。
警务室负责民警曹照海表示,警务室除了核查被救助人员身份之外,还可以现场帮助身份证件丢失的被救助人员补办身份证明,警务室的户籍系统可以将被救助人员的身份证明直接打印出来,以便被救助人员能便捷的购买回程的车票。
帮助西安籍走失人员从外地回家
今年11月初,救助站方面给在试运行的警务室民警提供了一张女子的照片。救助站的工作人员表示,女子照片来自河南滑县救助站,因女子精神异常,语言表达含糊,从只字片语中得知该女子可能西安人,于是滑县救助站便联系西安市救助站请求协助查询该女子的身份信息。由于对方只能提供一张照片,救助站所使用的民政系统根本无从查起,因此救助站方面就寄希望于警务室的户籍系统,民警通过户籍系统的图片识别功能,发现她可能是走失人员姜某,进一步查询得知其家庭住址以及父亲的姓名,最终经过落实确认姜某的身份。目前,姜某已经被家人接回家中。
12月1日,一名30岁左右男子到救助站求助,该男子表示他叫屈某某,不记得家庭住址,但记得父亲的名字屈某。经过救助站警务室民警查询,发现山西有一名叫屈某的男子,符合屈某某的描述,随后救助站经过与对方联系确认屈某某的身份。
经了解,屈某某精神时好时坏,已经从家中走失10余年,原本家里人都没想到还能将其找到。目前,屈某某已经回家。
据了解,在警务室正式成立之前已试运行一个多月,期间共核查人员身份信息100多条,落实户籍信息26条,缩短了受助人员的滞留时间,提高了救助站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