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自然灾害,AI安防技术何时才能普及?

   2020-07-17 特种装备网3640
核心提示:据应急管理部消息,截至7月3日,今年以来洪涝灾害先后造成贵州、四川、湖南、广西、广东、湖北等26省(区、市)1938万人次受灾,

据应急管理部消息,截至7月3日,今年以来洪涝灾害先后造成贵州、四川、湖南、广西、广东、湖北等26省(区、市)1938万人次受灾,121人死亡失踪,87.5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1.7万间房屋倒塌,农作物受灾面积1560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416.4亿元。

今年的汛期到底有多严重

近六分之一国土雨量超200毫米

面对自然灾害,AI安防技术何时才能普及?(组图)

每年6月开始,是我国中东部陆续进入降水集中期的时候,这也宣告着我国开始全面进入主汛期。

然而今年的暴雨似乎格外严峻!有多严峻,我们先看看下面这组数据:今年6月1日全面入汛以来,南方出现5轮强降雨过程:近150万平方公里国土出现累积降雨量超过 200毫米的降雨;近70万平方公里国土出现累积降雨量超过 300毫米的降雨;近5万平方公里国土出现累积降雨量超过 500毫米的降雨……

除了降雨多,降雨量也猛

面对自然灾害,AI安防技术何时才能普及?(组图)

6月以来,江南、华南部分地区暴雨成灾。其中广西大部、广东中部和东部、福建西部、江西东部等地降水量达300至500毫米,局部地区超过800毫米。

800毫米有多严重?你可能想象不到,北京2019全年的降水量为500多毫米,南方经历暴雨的短短几天,降雨量就远超过北京全年的量,严重程度可想而知。

持续时间长,波及省份多,南北并发,这场暴雨不可谓不广!

29天!6月2日至6月30日,中央气象台已经连续29天发布暴雨预警,持续时间为近年来少见。

58条!6月20日以来,我国西南东部至长江中下游地区降下大到暴雨,重庆、四川、贵州等省(区、市)58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

历史首次!6月22日,重庆市水文监测总站发出了洪水红色预警,这是该站自1940年建站以来,首次拉响红色警报!

……

面对自然灾害AI安防可以做些什么?

传感器实时监控雨情

连日来,全国多地遭遇强降雨,众多城市又开启了“看海模式”。暴雨在造成出行不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路面塌陷、公共设施短路等一系列隐患。为尽快消除安全隐患,一些省市已经实现物联网实时监控雨情。传感器作为物联网重要采集设备,能够实时监测雨情,一旦路段,工作人员在办公室就能实时观测这些位置的降雨情况,针对问题立刻部署应急措施,降低暴雨造成的损失。

物联网传感器技术实现智慧治水

强降雨来袭,也对城市的排水管网系统发起了挑战。目前,个别城市采用了智慧治水实时监控平台,该平台可对全区部分排水管网与河道安装上数据采集智能终端,以实现排水系统和水环境的精细化动态管理。

面对自然灾害,AI安防技术何时才能普及?(组图)

新吴区智慧治水实时监控平台

借助物联网传感技术和大数据的结合,在该平台运行的实时监控图上,可看到实时更新的地下管网“动态地图”。城市雨水、污水的管线、泵站、井口等节点运行数据,通过终端传感器设备的数据采集,全部数字化到GIS地图上。城市排水管网中流动的雨水和污水的实时状态、雨污合流溯源、排水用户超标排放、雨水管入河口水质等数据一目了然。为治水提供了更可靠的决策依据。

“智慧防汛”平台

能够自动报警路面积水的“电子水尺”,开展网格化雨量监测并具备数据传输能力的远程气象终端。上海浦东机场率先打造了“智慧防汛”平台的样板建设。

面对自然灾害,AI安防技术何时才能普及?(组图)

浦东机场在机场围场河、水位监控设施、重点路段和积水区域设立电子水尺,并通过4G网络把这些数据都接入智慧防汛平台,在平台上一目了然地展现。在气象预警发布的基础上,依托这些数据,场区道路、防汛泵站、机场围场河以及机场出海泵闸的信息得以完成关联整合,打造起完整的防汛神经元网络,道路是否需要防汛支持或者封路、泵站运行情况如何、围场河是否有外来物、围场河水位是否高于机场外的潮位、能否开闸降低河道水位……机场防汛指挥部对此都能及时研判决策。这也是城市管理中“智慧防汛”平台的一个样板。

山体滑坡预警系统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连续强降水导致土质松软,水土流失,从而引发道路塌方、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如何有效地进行信息预警并采取有效措施,成为应对自然灾害的关键。对此,我国推出了基于蜂窝物联网的山体滑坡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能够准确监测山体异常情况,若发生滑坡等灾害则通过蜂窝网络广播实时对灾区附近用户进行信息预警,并远程告知气象、公安等有关部门及时采取防护和避险措施,从而达到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目的。

面对自然灾害,AI安防技术何时才能普及?(组图)

(山体滑坡地质灾害应急系统)

2019年2月,贵州省通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就成功化解了山体滑坡,没有人员伤亡。

面对自然灾害,AI安防技术何时才能普及?(组图)

洪水实时监测系统及时发布防汛指令

洪涝灾害严重威胁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生一般具有突发性特点。要对洪涝灾害进行预警预报、救灾和安排灾后重建,需要对相关灾害信息进行及时、准确、可靠的采集和反馈。洪水实时监控系统能够对重点水文站和主要行洪河道进行实时视频监控,及时向一线防汛人员发布天气情况与防汛指令,便于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该系统以其及时、准确的优势被广泛采用,目前,我国河北等多省份已将洪水实时监控系统投入使用。

面对自然灾害,AI安防技术何时才能普及?(组图)

人工智能地震监测系统

今年,由中国科技大学与中国地震局合作研发的“智能地动”系统项目组宣布:利用该人工智能地震监测系统,仅需要1-2秒时间就能报出所有地震震源参数。

通过深度学习历史地震数据,“智能地动”系统可以监测到微弱地震波信号,并在两秒内报出地震参数信息。借助超级计算机,灾害模拟评估的区域更广、精确度更高。

“智能地动”系统与传统监测系统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的深度学习能力。它能根据记忆中汇集的上百万个地震资料,结合地震学理论,快速处理正在发生的地震数据。

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认为,随着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充分,他们分析大量地震数据的方式发生了改变,这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地震,预测地震的表现形式。

大自然的力量很强大,我们或许无法阻拦灾害的发生,但可以通过科技的力量,将损失降到最低。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资质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