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上午,省消防救援总队在营口市举行了石化爆炸事故跨区域应急救援实战演练。
这是一场 “无预案、无脚本”的实战演练。
无人机升空火场侦察,机器人扛起水枪冲进火场,远程供水系统每分钟供水2万2千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的综合运用为火场指挥提供技术支撑……这些黑科技与火场的战术指挥实现了完美结合。
此次实战演练设在位于营口市仙人岛能源化工区的中海沥青(营口)有限责任公司。这是一家原油加工企业,年加工原油能力达100万吨,属于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演练模拟由于厂区装置老化,遇雷击爆炸,产生大面积滴火和流淌火,大量原油顺罐底管线泄漏发生池火,情况异常紧急。
整个演习设置了气体泄漏、装置损坏、储罐爆燃、罐体破裂、泄漏燃烧、油气爆炸等六类险情,这些内容也覆盖了石化类灾情发展的“全过程”。
接警调派、指挥体系搭建、疏散警戒、侦察评估、内攻作战、紧急避险、清点洗消、应急通信、战勤保障、社会联动等10个作战环节是石化类救援处置规程的“全要素”。如何运用更得法、更高效、更科学,考验的是指战员处变不惊的实战能力和指挥能力。
此次演练是对辽南地区石油化工灾害事故应急处置水平的“大检阅”。
“起火”后,企业消防队先期处置火情,同时拨打119电话,请求支援。很快营口的应急救援体系高效运转起来了。
营口市消防救援支队的灭火力量赶赴“火场”的同时,社会各部门纷纷联动。
企业工艺处置队联合作战,公安治安支队维护现场周边秩序、交警支队指挥疏导交通、安监部门提供安全技术支持、气象部门侦测现场气象条件、环保部门检测处理现场污染、电力部门提供供电保障、卫生部门协助救治伤员……在“大应急、大消防”的救援框架下,社会联动单位80余台车辆300余名人员分工明确,紧张有序地开展救援工作。
“火情”发生后,辽宁省消防救援总队启动跨区域增援预案,调集营口、大连、鞍山、辽阳、盘锦五个消防救援支队的2个重型编队,4个轻型编队参与“灭火”。
在总指挥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让辽宁消防迅速完成省级指挥部搭建,并迅速建成“1+2+N”的指挥体系。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执勤队站、消防水源、消防车辆、消防器材、灭火药剂、联动力量、危化品库等八大类与灭火救援作战直接相关的数据资源,通过全景图片漫游技术等手段迅速切换到指挥平台之上,指挥员一目了然。
同时在前方现场,营口消防的指挥员命令无人机升空,进行火场侦察。无人机拍摄的画面以及4G单兵图传系统输出的信息都同步传送到指挥平台,为指挥决策和作战行动提供有力支撑。
随后,大连、鞍山、辽阳、盘锦的驰援力量相继赶到了现场。对讲机中,命令的下达与回复在瞬间完成。
冷却原油罐火灾,阻止火势向周围蔓延,是鞍山、辽阳、盘锦增援力量的重要任务,关阀断料、冷却抑爆、稀释降温、筑堤围堰等战术措施有效防止了灾情扩大蔓延。
石化火灾危险性高,所以灭火机器人和高喷车通过远距离遥控操作,就可以灭火于无形。此次演习中,远程供水系统实现了远距离向火场持续供水,最远供水距离达到5.6公里,每分钟最大供水能力可达2万2千升。
通过演练,辽宁消防救援的火场技战术指挥更从容,编队调集、模块化集结更快捷,应对石油化工事故灭火救援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