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平湖公安着力打造警用装备智能云管家

   2019-05-13 嘉兴日报3240
核心提示:人脸识别进入单警装备室;指纹识别打开警用装备存储柜,拿取单警装备;经过单警装备室门口的RFID识别区时,系统自动识别民警身上

人脸识别进入单警装备室;指纹识别打开警用装备存储柜,拿取单警装备;经过单警装备室门口的RFID识别区时,系统自动识别民警身上佩戴或持有的装备,生成借用记录存入系统,并语音提示借用装备的名称……看似在电影大片中才有的场景,其实在浙江平湖市公安局警用装备管理中心内每天都在上演。这也是市公安局以物联网科技为引领打造警用装备智能云管家的一个缩影。互联共享,实现集约高效管理

以往,警用装备随处摆放,民警携装不够规范,易耗装备更换不及时,装备库房一仓多用,装备非正常损耗量较大,传统管理模式不适应实战需求等问题凸显。为破解上述难题,市公安局建成了600平方米警用装备管理中心,创新开发警用装备智能管理系统(即SPEM系统),进行模块化设计,让SPEM系统实现全局之间装备资源共享。警务保障部门可以根据各派出所的特点,要求各单位差别化配备装备,特别是一些价格高、使用频率少的装备,实行部分单位配备、全局调度使用,真正做到把有限的装备经费用在刀刃上。局装备管理中心通过系统平台,可以清楚看到全局各部门装备的库存及使用情况,当本所装备不足又需紧急使用时,可通过SPEM系统向局警用装备管理中心提出申请,由局警用装备管理中心从其他派出所紧急调用装备,实现装备的快速共享。

浙江平湖公安着力打造警用装备智能云管家(图)

据了解,警用装备管理中心的每一件警用装备都有一张属于它们的独一无二的“身份证”,而这张“身份证”便是一块具有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芯片。每一件装备入库之前,负责警务保障的工作人员都要提前将装备的信息编入对应的RFID码芯片上,再将这块芯片装到装备上配合各类自动感应设备,这样就实现了民警、警用装备、环境设备、监控设备等多要素的自动感知和联动。与此同时,市公安局还与业界智能科技公司通力合作,运用前沿科技手段,开发完成了单警装备管理系统、应急装备管理系统、警用车辆(钥匙)管理等四大系统,并将四大系统统一接入警用装备管理平台。通过各类自动感应设备与管理平台相连,构建起了警用装备管理物联网闭合圈,做到“动用能感知、使用有记录”的自动化管理,实现了装备的无人值守管理。

上述警用装备智能化管理项目在全省尚属首创,并被省公安厅推荐到公安部作为样板工程进行推广。人工智能,助力升级基层服务

传统警用装备管理模式存在非正常使用损耗严重、个人装备容易丢失、统筹管理工作量大等难点和不足,民警执法行为可能会因此产生瑕疵,甚至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但在实现警用装备智能化管理之后,这样的问题都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借助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这一管理项目为民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无论进入库房进行操作,还是在户外执行任务时遇到问题,均可获取实时人工智能辅助。这样一来,也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同时实现无缝监管、实时提醒,促使民警在执勤、执法中行为更加规范,警容警纪焕然一新。

“现在工作越来越忙,难免会感到疲倦,有时候自己都没有察觉漏带了某个装备。如今有了SPEM系统,会自动提醒我装备有没有带全,非常方便省心。”一线刑侦民警胡杰说。

“装备出入库时都有智能识别和提醒,库房环境可以做到智能采集和控制,警用装备还能进行智能的检查和盘点,极大地方便了警用装备的调度使用、维修保养、报废淘汰、后续购买,有效弥补了传统警用装备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保障了实战效率的不断提升。”市公安局警务保障室主任戴明忠对人工智能参与装备管理赞不绝口。

继市公安局警用装备管理中心建成投入使用之后,目前该局各派出所的所级警用装备智能化管理项目也在陆续建设之中,计划在两到三年的时间内,警用装备智能化管理项目在全市各派出所实现全覆盖。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资质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