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做笔录、涉案物品智能监管、律师会见也是由网上智能核验其身份并且预约时间……这些智慧警务已经在天津市警方开始实施。记者近日来到天津市公安局举办的第二届公安科技创新成果展,探访了里面的高科技,新智能警务活动。今后警方都会这样办案。
此次科技展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举办,记者在现场看到,市公安局部分直属单位和公安分局展示了近年来科技强警成果,36家科技企业也展示了目前最新应用成果。其中,公安刑侦部门展示了多警种综合研判、多手段融合的一体化侦查工作模式;公安交管部门展示了警用巡查无人机、4G执法记录仪、巡逻执法采集系统、“尖刀”机动车等众多高科技装备;公安河西分局展示了智慧社区建设等三项重点工程,全力推行主动警务工作模式;公安蓟州分局展示了平安城市监控网、交警电子警察网等五大实战应用系统,具备点对点可视化应急处置能力。
律师会见预约
在天津市公安局监所管理总队的展台,民警在用手机APP演示“律师预约”系统,“律师证”是公安民生服务平台新增的一个电子证书选项。提交电子证书以及律所的会见申请函电子版,就会弹出时间页面,律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安排哪一天会见,这样一来,线上就完成了律师身份的核实,也节省了律师等候会见的时间。
民警一边演示,一边解说:“登录支付宝APP就可以申请律师电子证书。首次申请时,由支付宝‘天津律师服务平台’小程序进入,借助支付宝平台实名认证和人脸识别技术,通过与市司法局律师管理服务平台、市律师协会实习人员管理系统和公安可信身份认证平台(CTID)数据比对后自动生成电子证书,嵌入支付宝‘卡包’,实现随时一键调用,数据实时更新。”
据了解,自去年12月试运行以来,“律师类电子证书”在天津市公安看守所运行顺畅、效果良好。下一步,为确保“律师类电子证书”顺利运用、规范管理,天津市司法局将与市高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联合发文,将验证设备部署到全市公检法系统主要应用单位,并在推广“律师类电子证书”的基础上,探索延伸更加丰富的诉讼便利化措施,保障律师执业权利、规范律师执业行为。实名验证,既维护了律师的合法权利,也确保了监管场所的监管安全。
机器人做笔录
身高1.70米左右,体态匀称,肤白眼睛大。这是公安局科技信息化处展台上的一个“案件自助受理机器人”给参观者的第一印象。
白色外壳的机器人面部屏幕显示了一对卡通的眉毛和一双大眼睛,身体的前方是一整块电子屏。站在机器人前方,电子屏幕上就会出现一系列操作提示。点击“我要报警”进入程序,机器人就会提示你要面视前方,卡通大眼睛此时就变身成了照相机,将你的照片存档,随后,机器人还要询问报警人的姓名、电话、报警类别、具体地点等信息,报警人只需要用语音回答,机器人就会将信息一一提交。记者试了试,机器人对语音的识别正确率在90%以上。记者按照提示进行了一个模拟警情的信息登入,确认后,民警对记者提交的报警信息进行汇总审核。民警介绍,信息登记对了,他们再最后把关,最后只需要报警人签字确认后,一篇合格的笔录就算是做好了。
据悉,这样的机器人在本市南开区万兴派出所里就有一台,在民警忙不过来时,这个机器人已经能派上用场,帮助民警完成了不少笔录。
涉案物品存放智能化
公安机关在破获案件时,总会有一些五花八门的涉案物品。这些物品品类繁多,小到比戒指还小的东西,大到汽车等物,每件涉案物品的存放都需要详细记录,在以前,这些都是要靠笔和纸张来记录的,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联网智能化的管理将这项工作变得既简单又能井然有序,要想在众多涉案物品中找到某件东西,也都是一目了然。
民警从案发现场提取到涉案财物,统一送到涉案财物一体化工作台,通过管理系统,这些涉案物品被放置于不同编号的存储柜中,被存储的涉案物品,办案人员如果需要调阅或送交实验室进行技术分析,出库归还信息都存入数据库。存储库门外的抓拍系统,能够记录下进出存储库的人员,入库、出库情况都有迹可查。
法制总队副支队长程龙给记者演示了涉案车辆的监管系统。展示台上放着几辆汽车模型,每辆车上都贴上了一张小纸条,可别小看这些小纸条,这里面可是带有芯片的。只见程龙拿起一辆红色小车模型,还不到一分钟,一旁的大屏幕上就已经出现了报警提示,闪烁的信息写着:红色小车离开。原来,涉案车辆停在停车场只要贴上这样的小纸条,监控系统就能扫描到车辆信息,监控实时扫描,两次扫不到信息,系统就会自动报警,提示民警某辆车离开停车场的时间。
据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天津市公安局主动顺应科技创新发展的新趋势,向科技要警力、向信息化要战斗力,大力推进公安科技信息化建设,使天津公安工作从思想理念、体制机制到实战手段产生了巨大变革,实现了工作水平和案件侦破效率的大幅提升,情报信息掌握更全面、打击犯罪手段更多样、社会治理方式更科学、服务百姓渠道更便捷,为全市命案必破,刑事、治安案件双下降,打处、破案率双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