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瞰今天的榕城大地,道路开阔整洁,车辆行人来往通行有序,内河沿线岸绿景美。从1978年至今,福建福州城市建成区面积从近22平方公里扩展至目前约357平方公里。在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下,“大福州”格局一天天壮大,城市管理的步子也越迈越稳。
面对不断扩大的城市规模和日趋复杂的城市问题,更为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城市管理手段应运而生,守护着这方土地平稳有序地发展,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同步提升。
从老三件到新三件
交警执法“鸟枪换炮”
近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王警官在执勤过程中,碰到一起非机动车上高架桥的交通违法行为,他拿出警务通对着驾驶员的脸一扫,当即获得了驾驶员的身份信息和照片。
但在过去,面对不配合执法的驾驶员,交警们常常束手无策。“那时候,识别证件真假全靠肉眼,现在有了警务通可方便多了。”王警官介绍,这款警务通其实是公安业务系统的延伸,汇集了福建省内常住人口及办过暂住证人员的所有信息,除了强大的人脸识别系统,还具备车牌比对、交通管理、人口管理等功能。
“带着警务通就相当于带着一台移动的电脑。”王警官告诉记者,以前执法人员接处警后,一般都是开纸质罚单,还要回到所里将信息录入到电脑系统中。现在,通过警务通,可以现场录入、查询、确认,直接接入系统之中,有效提高了办事效率。
“科技改变世界,这些设备我们过去想都不敢想。”王警官说,改革开放初期,民警在交通执勤时通常就是带一个哨子、一双白手套和一件反光背心。“那会,因为缺少联络设备,每个民警一般只能固定待在一个地方,舒堵保畅能力跟现在根本没法比。”
如今,与警务通并称为新时代福州交警“三大件”的还有电台与执法记录仪,这“新三件”的运用翻开了交警路面执法的新篇章。
王警官介绍,每个民警身上都配备一部电台,通过应用“北斗”无线定位和“电子围栏”技术,市区26个交警中队的执勤民警、133个高峰执勤点、39个重点路口、24个重点路段及警车、骑警摩托车、道路清障车等可全部精确定位到全国警用地理信息平台(PGIS)。“我们实现了指挥中心实时‘点对点’调度执勤民警、骑警、拖车等,能在5分钟内精确实施排堵保畅。”
从孤军奋战到协同作战
城管重塑执法形象
日前,福州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范围又迎来调整。“有关城市内河、城市房产、公用事业、建筑施工扬尘污染、违规设置户外广告等方面的行政处罚权,集中交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行使。”福州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督查大队负责人林善城说。
在加入城管队伍的22年里,林善城见证了城管职能从主要负责管理流动摊贩和整治违章搭盖一步步扩大,“现如今可以说是‘管天、管地、管空气’了”。
职责的变化带来执法的变化。“以前执法相对简单粗暴。今天定个地点,带够人就上路了。我们跟摊贩起冲突,换来的都是群众的负面评价。”林善城说,现在不一样了,城管队伍不仅素质提升了,还有高科技助力。GPS定位系统、监控平台、无人机纷纷上阵,为城市管理装上了“千里眼”。
得力的伙伴不只是这些高科技“神器”,各部门间也形成了合力,联合执法成为常态。林善城告诉记者,城管部门已经与多个部门建立起协作机制,例如与交通局、交警部门配合,对“不安分”的渣土运输车辆进行约束,与房管局、供水供电部门联手,对违建业主进行冻结产权等。当达到一定条件后,违法主体将被纳入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失信主体记录,并提供给有关职能部门、行业服务机构共享,进行联合惩戒。
林善城回忆说,一次,一辆渣土车随意倾倒建筑垃圾的行为被发现,市城管委通过GPS轨迹明确了车辆及其所属公司。“面对确凿的证据,这家渣土运输公司只能认了。但是面对数万元处罚,他们迟迟不愿交。”林善城说,情况在6个月后得到转变。由于车辆产权被运管部门冻结,无法进行年检,影响了该公司的正常运营,公司负责人这才主动上门,请求尽快处理罚单。
从城管孤军奋战,到各部门协同作战,城市管理手段日益有效。“执法有依有据,也更有威信,我们的形象也在慢慢好转。”林善城说。
从“人海战术”到万物互联
智慧调度便捷高效
9时25分,台江区八一七路一处行道树上有断枝,存在坠落隐患;10时30分,鼓楼区柳河路一处井盖不稳,车辆经过易弹起,产生噪声影响周边居民……每一天,都有2000余个这样的待处理件通过分散在各个责任网格内的信息采集员上报由市“智慧福州”管理服务中心负责运营的福州市数字城管系统,这位“城市管家”则在第一时间将问题批转给责任单位,并督促解决。
自2013年正式上线以来,福州市数字城管系统将涉及公用设施、道路交通、市容环境、园林绿化等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编织成了一张由114类“部件”和74类“事件”构成的大网,依靠延伸到榕城各处的“触角”以及对接了全市450多个处置责任单位的平台,形成一套“包罗万象”的大城管格局。
“眼下,数字城管正朝着‘智慧城管’进发。”福州市“智慧福州”管理服务中心系统应用处副处长林日庆告诉记者,借助物联网技术,越来越多智慧终端的引进将为这位管家的前端“助手”赋能。
“目前,我市应用最广泛的智能终端是智能井盖,已实现了四城区易涝点的全覆盖。”林日庆介绍,这种井盖安装有NB-IoT(窄带物联网)芯片,可以将收集到的数据实时远距离传输,平台可实时监测到井盖开合状态、井上路面积水、井下水位等情况,并进行动态分析。一旦井内水位或井外积水高度超过预警值,井盖就会第一时间“通知”指挥平台,以便工作人员快速定位、及时排水。
“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智能触角’落地,例如智能电灯杆可监控路面灯具是否正常工作,智能水表可监测管网是否漏水等。”林日庆说。
在“智慧城管”的助力下,一套“全移动、全感知、全物联、全可视化、全监管”的管理方式将逐渐成为现实,不断助力福州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让市民体会到各类智慧服务的高效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