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递物资、勘测地形,无人机在灾害救援上已经派上用场,现在它的角色又多了一个。
南澳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最近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在无人机上装载图像识别系统,使用影像测量生命体征,同时识别出多个人的心率和呼吸频率。
按照研究人员的说法,这套系统探测目标皮肤的轻微起伏以及头部的动作,来判断出呼吸和脉搏,而不需要和目标产生物理接触。准确度和距离有关,目前无人机的适用范围是 3 米以内,研究者还在努力突破这个限制。
在识别足够准确的基础上,不用接触到人体就可以判断生命体征,这的确是一套效率更高的救援方法。
“很多环境受到限制,无人机是安全的选择,比如在大海上可以快速接近遇到险境的人。”项目的负责人 Javaan Chahl 说。
还有更多可以想象的应用场景,比如意外发生的车祸事故,警方可以快速判断受伤者的伤情。
除了救援,Chahl 也认为他们的成果可以用在医院,用来取代一部分检测仪器,帮助医生用摄像头更高效地检测病人。
甚至它也能用于恐怖分子的识别。“一个人如果准备进行暴力行为,他的生理体征会有所变化,可能异常激动或异常冷静,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受到药物影响。我们的系统可以识别出这些异常。”Chahl 说。
类似的手段已经被用于实践,英伟达去年发布的叫做“大都会”(Metropolis)的人工智能平台,计划讲整个城市的监控摄像头采集到的信息,汇集到云端存储,由人工智能做视频分析。人工智能将代替人类执法人员,识别出城市中发生的所有突发事件,判别犯罪分子。
“显然新技术存在隐私和伦理问题,这需要在技术成熟前解决。使用机器视觉对社会有益,特别是在生物医学领域有很大的潜力。”Chahl 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