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机器人巡视“地下森林”显身手

   2018-09-02 新华网3040
核心提示:“管口直径800mm、速度0.1m/s、仰角2°、检测距离18m……”在安徽省合肥市绿洲东路,管道机器人操作员徐茂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

“管口直径800mm、速度0.1m/s、仰角2°、检测距离18m……”在安徽省合肥市绿洲东路,管道机器人操作员徐茂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把脉”地下的雨水管道。

近日,一台红色灵巧的机器人现身合肥街头,吸引了过往路人的眼光。只见它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翻身”潜入地下管网,一幅幅地下“毛细血管”实况图像就清晰地显示在屏幕上。

乍一看,管道检测机器人就像一个玩具汽车。实际上,这台机器人由爬行器、镜头、电缆盘、控制器四部分组成。工作人员通过遥控器控制机器人前进、后退、转向等。

据现场负责人戚传帅介绍,机器人可搭载不同规格的镜头。工作人员通过控制系统,可实现镜头的抬升、旋转、调焦、前后视角切换等操作。

“机器人可以边‘爬’边拍,全程录像,发现问题时,还要停下来做记录。”徐茂说。

说话间,徐茂把机器人倒了回来,并拉近了镜头,原来在检测距离9.5m处管道出现了破损情况。现场记录员齐伟迅速拿笔记下了问题。

“每一个问题我们都要记录,然后交给市政部门,由他们进行后续的处理。”齐伟说。

据悉,此次使用的X5-HQ管道检测机器人一次充电可续航4至5小时,管道探测距离800至1000米。

随着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地下管网的管理也变得越发困难。雨污混流、错漏接、管道破损、堵塞等问题不仅会导致城市水涝,也影响河道水质。

“以往,地下管网检测主要靠人工。但如果管径太细,工人就没法进入内部,而且管道里的毒气还会对工人造成伤害。”合肥市蜀山区城管公司市政部副部长葛圣利说,“现在有了机器人,我们可以精确定位需要修理的管道,从而避免了大规模开挖地面,保障了城市交通的正常运行。”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资质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