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凭经验、靠人海战术的传统抢险救灾模式,严重制约着我国防汛防旱水平的提升。近年来,江苏省防汛防旱抢险中心在这方面有了巨大突破。该中心通过技术创新,研发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抢险救灾“神器”。
自主改良无人机
无人机可一定程度上突破自然条件和人类能力限制、代替工作人员进行远距离和高危地区作业等技术优势,可快速响应防汛抗旱救灾应急状况。
目前,江苏省防汛防旱抢险中心拥有两台专业多旋翼无人机,丰富完善了汛情侦察手段,变汛情平面侦察为立体侦测、数据点状搜集为面状获取,实时传回灾区现场总体态势,为一线指挥长和指挥部判断处置灾情提供重要依据。
根据实际需求,江苏省防汛防旱抢险中心对无人机进行了深度改良,上面搭载了多项专业设备,可实现空中应急照明、远程扩音指挥、救援物资抛投。未来,将进一步研究探索,让无人机实现夜间红外监测、高空拍照、高空照明电源以及灾区地理模型构建等功能。
2018年2月23日,江苏省防汛防旱抢险中心派出抢险技术员参加了中国航空运动协会举办的培训考试,成功通过考核,取得了ASFC飞行员执照,成为江苏省水利系统首家获得此类证书单位。
自主研发充电一体机
充电一体机是江苏省防汛防旱抢险中心根据多年实际经验总结、自主研发设计,旨在解决电瓶充电困难、传统充电机机动性差的问题。
主要特点:1、工作半径可达30米,在任意位置都可覆盖仓库,机动灵活。2、将两台全自动硅整流充电机组合放置,并有12V、24V两种挡位可选,可同时为四组电瓶进行充电。 3、推车式设计,极大减轻人力负担,提高充电效率。4、顶部设计带有储藏式箱体,储存常用工具。
堤防漏洞探测器
防洪大堤,一旦出现渗漏,可能导致溃坝,后果不堪设想。
长久以来,为了及早发现险情,地方党委政府多会采取人海战术,动员大量的党员、干部和群众,分片区、分时段轮流巡防大堤,勘察险情。有时候,还要派水性较好的人员潜入水中,用手触摸堤坝,寻找漏洞。这种原始的勘察方式,有可能危及潜水人员的生命。
江苏省防汛防旱抢险中心正在研制一款堤防漏洞探测器。探测器为手柄式,可以直接伸入水中,底部装有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测量水流的变化,判断是否存在漏洞。这款探测器既能减少人力投入,又能提升险情预报的准确性。
成功申报7个专利
无人机、移动排水车、4G对讲机、救生抛投器、充电一体机、水下声呐监测……近年来,江苏省防汛防旱抢险中心以新时期治水思路为指引,以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为依托,通过引进先进设备,积极推动技术革新,研制出了一大批高科技新型装备,成功申报5个实用新型专利、1个发明专利和1个外观专利,发表了技术论文10余篇。
“科学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我们防汛抢险的能力和效率。”江苏省防汛防旱抢险中心副主任王荣表示,今后将继续发力,进一步通过技术创新,推动江苏防汛抢险事业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