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智能机器人“小路”
据河北保定日报消息,在保定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业务大厅里,一台白色机器人不断为前来办事的市民引导指路。这台智能机器人叫“小路”,它不仅能与人对话,还能熟练地向市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导诉服务。机器人上岗,是保定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推行智能警务改革中的一项“新科技”。
机器人导诉,智能又便捷
据车管一所副所长赵保山介绍,“小路”是一款人工智能导诉机器人,采用了“人工+智能”的模式,具备程序引导、信息查询、语音互动等多项功能。“车管工作涉及车辆和驾驶人管理的方方面面,就算是一名工作了几十年的‘老车管’也很难做到业务‘一口清’、手续无差错,但是‘小路’却能在很短时间里掌握这些知识。”
其奥秘就在于机器人内部集成芯片中被存入包括机动车补换行驶证、领取免检标志、补换号牌等40余项车驾管业务的办理信息,形成了一套内容最全的车驾管业务知识库,并且它的学习功能特别强大,可以随时调整、实时更新来自不同市民的问题答案,为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提供最准确、最快速的回答。
“刷脸”办业务 ,还能查“黄牛”
除了智能“小路”外,刚上线的人脸智能识别技术,也是保定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放管服”改革中的一个亮点。
“刷一下脸,方便又安全。”在保定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一所办证大厅,前来办理变更车辆登记业务的市民切实体验了一把高科技带来的安全和便利。刷取身份信息、直视摄像头、匹配人脸与身份信息,随着电子提示音响起,大门随之自动打开,短短几秒钟时间,登记人就完成了从采集到识别的全过程,顺利进入办证大厅。
“这个装置会自动识别人像,与身份证上的照片进行自动比对。”赵保山说,如果刷卡人刷的不是本人身份证,将无法通过。设置人脸识别装置后,每一个进来的人都会留存数据,工作人员会定期核查对比,如果系统信息显示有人频繁刷身份证进入办事大厅,但又不办理与自身相关的业务,该人就会被纳入重点监控数据库,既可有效避免群众排队办事的困扰,同时也是杜绝“黄牛”代办和代扣分等违法行为的有效举措。
档案信息化,数据多“跑腿”
实现驾驶人、机动车档案信息化,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腿,是保定市公安交警支队“放管服”改革中智慧警务的另一表现。以前,驾驶人和机动车的档案靠人工分拣,查找起来非常困难。实行驾驶人、机动车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自动编排档案顺序号,并将档案中每项内容用电子版形式储存,档案管理实现了规范化。目前,保定市共采集机动车电子档案200万份、驾驶人电子档案133万份,大大提高了查阅档案的效率。该系统被公安部交管局作为“微创新”典范,在全国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