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监所”成全国样板 浙江海宁“智慧公安”织就百姓平安网

   2018-06-28 浙江新闻3980
核心提示:掌握了车牌号码或者圈选出车辆特征,输入视频一体化平台,即可自动读取出车辆轨迹;特大、复杂警情实现全程4G“镜头”下处置;对

掌握了车牌号码或者圈选出车辆特征,输入视频一体化平台,即可自动读取出车辆轨迹;特大、复杂警情实现全程4G“镜头”下处置;对看守所人员配备智能防拆电子腕带,实现智能感知、实时预警……这些以往只能在电影中看到的场景,在海宁已经全部成为现实。

它的背后,是海宁“智能公安”立下汗马功劳。近年来,我市在深化平安建设上,积极探索信息化、智能化条件下现代公安工作新模式,着力强化科技应用和警务机制的融合,构建由超级感知、数据驱动、智能应用为核心的“智能公安”,让公安工作法治化、科学化、文明化水平不断提升,走在全国县市前列。

“智慧监所”成全国样板

在押人员在规定允许范围能“淘宝”购物;可在线预约律师、检察官,畅通反映诉求渠道;身体不舒服,还可在线预约及时安排诊疗……

这些都是海宁监所的智慧元素。如今海宁“智慧监所”已成为全国样板!

在看守所,每一名在押人员入所前都需要佩戴智能腕带,腕带可设定单人滞留、心率异常、夜间离监等7大告警功能,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置在押人员是否装病、自伤自残、私藏违禁品等隐患,实现了监管从原先的“人盯眼看”转变为“智能数控”。

每个监室都有一台智能终端机,这台机器具有实时对讲、物品代收、投诉、学法等一系列功能。其中“在线购物”功能最受在押人员欢迎,被称为“监所淘宝”。在押人员需要吃什么、用什么,食品、衣物、日化,只要规定允许,通过终端机下单,统一采购配送,方便、快捷。通过智能终端机的使用,在押人员可在线预约律师、检察官,畅通了反映诉求渠道;在线预约及时安排诊疗;通过服药监督,全程录像归档;通过辨认,协助打击违法犯罪。家属可查询在押人员在监期间购物消费、医疗就诊、每月考核、每周菜谱等基本情况,监内管理透明化,保障了在押人员家属的知情权。同时,开通在押人员家属会见远程视频,实现家属会见“零”次跑。

现在,“物联网+互联网+”已经延伸到海宁市看守所各个环节。以前办案民警、检察人员提审、律师会见,往往要排队登记,然后安排提审室或会见室,现在,业务办理大厅的自助办理机解决了这些问题,办案民警、检察人员、律师通过触摸屏选择,系统马上自动按序分配提审室或会见室,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哪个人来办什么,具体起止时间清清楚楚。

在线警务:移动互联驱动下的警务变革

在警力基本无增长的情况下,海宁公安创新运行“在线警务”模式。打造“潮警威视”智能实战平台,对车脸、车尾、人脸实现人工智能搜索、比对、布控。在这套系统的保障下,海宁已经实现观潮安保连续第34年安全无事故。

此外,为一线民警全部配发了4G警务通、4G执法记录仪,构筑了情指联勤中心—派出所(机关大队)综合指挥室—警务人员的“在线联勤”架构。在海宁市公安局情指联勤中心,每天由一名局领导任值班长坐镇指挥,指挥、情报等岗位入驻合署联勤,其他部门在线互联互通,打破了警种壁垒、情报鸿沟,实时开展警情、案情、舆情的联勤处置。

在科技的支撑下,群众身边的社区民警也变得“在线”了。社区民警配发的警务通嵌入了巡防核录、文书开具等功能,成为了民警的“掌上办公室”,日常工作通过数据留痕,走访信息网上调取、网上反馈,各类防控、协查通报点对点推送,工作变得可量化、可溯源,保障了基础工作真正往“实”里做。

“智慧监所”成全国样板 浙江海宁“智慧公安”织就百姓平安网(组图)

智能卡点守护城市大门

近日,海宁公安检查站工作人员在大转盘西智能检查站对车辆检查中,查获一名盗窃嫌疑人,现场缴获赃物手机3部,后移交给相关派出所处理。

海宁大转盘西智能检查站自2017年9月份正式投入运行以来,已经为众多车主提供了便利,节省了时间,更凸显了保民安的作用。

作为省公安厅陆路公安检查站的试点,同时也是全省首个建成运行的智能检查站,海宁大转盘西检查站的高效得益于全省最先进的系统——智能检查站大数据应用系统。

以往,经过检查站的车辆一般都需要民警自己判断是否需要进站检查。现在这个智慧检查站引进了智能布控预警系统,在车辆经过前方卡点时,会自动匹配数据库,提示需要检查的车辆。  

首先,机动车由远而近驶来时,卡口有智能抓拍系统;其次,等车辆再近一些,就进入到车底检测环节,没问题的车辆几乎是秒过;再次,确认车身没问题后,就进入人员身份检查环节,系统会根据身份信息核查结果,决定是否开展进一步核查还是即刻放行。

除了海宁大转盘西检查站,长安镇(高新区)也有一个智能检查站,即长安公安检查站。和大转盘西公安检查站一样,长安检查站也以高精尖科技设备和人工智能技术”守护城市大门,为过往驾驶员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智慧监所”成全国样板 浙江海宁“智慧公安”织就百姓平安网(组图)

“沃警务·防控云”织就平安网

车卫士、市场盾、归家宝、校平安、医管家、幸福居……小小的一张随身电子卡片看起来不起眼,却成为警方破案追赃、找人寻车、减少发案等的关键之匙,为海宁织就了更为紧密的“平安网”。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得益于我市公安局软件研发团队自主研发的“沃警务·防控云”警务防控系统,这一发明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并在浙江省公安改革创新大赛中获奖。

近日,斜桥派出所接到洪某报警,称停放在斜桥镇家中车库门口的电动车被盗。洪某的电动车安装有“车卫士”,民警通过“海宁市公安局沃警务·防控云平台”当天晚上就在市区火车站发现了查获了被盗车辆,当场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车卫士”防盗工程只是海宁公安“沃警务·防控云”的其中一项功能,还有易走失人群的“归家宝”、中小学生的“校平安”、建筑工地的“建工通”、城乡小区的“幸福居”等,让“智能公安”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比如佩戴“归家宝”手环的老人,走失后找回时间缩短至半小时以内,找回率100%。

“云上办案”模式开启案件“智能快办”新篇章

人机问答完成自助笔录、笔录制作同声翻译、自述书写报案材料……去年开始,海宁市公安局以推进行政案件快速办理、刑事案件快办快裁机制为切入点,大胆尝试利用人工智能创新“云上办案”模式和管理方式,不断刷新案件“智能快办”进度,全力提升执法信息化水平。2017年,行政案件快速办理417起845人,占全部行政案件的26.9%,信访、行政诉讼复议下降20%。

在硖石派出所行政案件快办中心,这里设置了等候区、自述材料室、案件办理等功能区,实现了入所人员单向流动。“快办中心从物理上区分一般流程案件,建立从进入到处罚决定书开具、送达‘一站式’办理模式,也从心理上降低了入所人员的抗拒情绪,提高了办案的配合度,当事人的认罚态度也明显变好。”综合指挥室副主任、法制员陈孝锋说。

在快办中心设立的违法嫌疑人自助办案区域,违法嫌疑人刷身份证进入办案自助系统,人机问答完成自助笔录,在一问一答之间,一份笔录就能完成了,嫌疑人采用电子捺印签字确认。行政处罚完成后,后台对整个自助过程自动刻录光盘保存,办案效率大幅提升。

在开展“智能快办”案件的同时,海宁警方通过智能监督和规范执法程序,加固安全“双保险”。改变人力巡查模式,办案区看守人员通过电子腕带物联系统,实时掌握入所人员的位置和办案环节。在案管中心设置办案进度显示屏、案件智能存储柜,定期进行催办。同时,将执法质量考核和执法办案积分制向行政快办案件、刑事快办快裁案件倾斜,提高民警对快办案件的积极性。

“智慧监所”成全国样板 浙江海宁“智慧公安”织就百姓平安网(组图)

“最多跑一次”不断深化 惠民利民

近年来,海宁市公安局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治安、户籍类,交警类,出入境类等三大类内容为框架,全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截至目前共梳理确定215项事项,其中实现“一次办”210项,实现“一网办”176项,实现“一证办”106项。

例如,凡是公安机关核发的证件一律不要求提供复印件。特别是针对群众办证量大的新车上牌、购房落户、户籍迁移等事项,车管所积极与国税对接,入驻车管大厅,打通信息壁垒,实现容缺受理;购房落户等事项中,无违法犯罪证明改为民警网上查验,无需本人提供;近亲属投靠迁移精简审批环节,材料齐全当场办结;户口本上能体现亲属关系的,无需提交出生证明等。

同时,平台流转在“最多跑一次”改革行动中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海宁公安对未设置专属系统的户籍等业务建立了网上流转审批平台,用高拍仪等设备将资料录入,网上实时流转,负责人在线审批,实现对符合条件、材料齐全的户口迁移、变更更正等户籍审批事项全程网上流转审批。

此外,依托18万用户的潮警公众号拓宽网上服务新领域,并开通短信、电话提醒服务,第一时间将办理进度、结果告知群众,避免群众“来回跑、多次问、不知情”等情况。还开展了同城通办“让群众就近跑”、移动办理、打造派出所综合服务窗口、领导“换位体验”等优化服务。

“智慧监所”成全国样板 浙江海宁“智慧公安”织就百姓平安网(组图)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资质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