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接近大运的巨型无人机真的现实么?
2018-06-22
3940
核心提示:昨天,国内电商巨头京东首席执行官刘强东发布微博称,618这天京东第一架重型无人机正式下线,该机有效载重量达到1-5吨,飞行距
昨天,国内电商巨头京东首席执行官刘强东发布微博称,618这天京东第一架重型无人机正式下线,该机有效载重量达到1-5吨,飞行距离超过1000公里。
作为观察者来看,这架无人机不论是“做工”还是气动布局都是中规中矩了。大抵是因为“货运”的需求,机体部分还是很方正,这也便于包装箱类货物的整齐码放。双尾撑+高置平尾,机体上单翼平直翼,翼尖小翘,这都是标准的不求速度而以长航程见长的气动方案了。发动机和三叶螺旋桨布置在了机体前部的“拉式”布局,至于动力方面虽然没有明确信息,较于涡桨动力,更大可能是目前比较常用的ROTEX系列的活塞动力。
只是在这设计背后,宣称有着1-4吨的载重,1000公里的飞行距离。这实在有些吓人!有效载荷1-4吨什么概念?对比目前,成熟的军用无人机来说,能做到有效任务载荷1吨的是RQ-4这般级别的战略性无人机。虽说,RQ-4追求30多个小时的续航,2.2万米的航程,自身载荷能力被燃油占据。若仅以“最大起飞重量-空重”来看,RQ-4是有着4吨载荷能力的。但京东发布的这款无人机不像RQ-4那般巨大——要知道RQ-4的翼展比波音737还大。
RQ-4对比波音737
总结说来,对于京东这款重型无人机的性能,笔者呈观望态度。特别是京东要立项的“超重型无人机”,有效载重量达到40-60吨,飞行距离超过6000公里!这更是让人大呼意外。40-60吨有效载重,载重能力就是1架伊尔-76、2架运-8/9的节奏。试想这般的大块头,还是无人的,这样前无古人的型号,技术难度比再造一个京东这般行业巨头还难。除此之外的无人机“配套”,地面的指挥控制引导,航线路径规划、起降场地建设等等都是难上加难。 前互联网巨头Elon Musk和他的SpaceX的成功,似乎激发了一大批互联网巨头们投身航空和航天领域的动力。但是,冒险家们仍然要面临着一个个门槛。 超重型无人机,是否会真的改变全球物流业,还是商业资本运作、宣传所需,这就不需讨论了。重点是,前有顺丰后有京东都在物流无人机上迈出了第一步,这是否意味着无人机的应用多了种可能,是否将推动我国通航、低空开放的新发展。
顺丰和京东的货运无人机,在技术层面无论取得怎样的突破,未来的发展依旧是在置于通航产业之下,飞行器升空的航线申请、空域审批是能否飞上天的最大前提。此前,亚马逊在1公里、10公里的无人机送货上门的服务上尝试并不成功,算是给京东、顺丰趟了雷。当下顺丰京东定位是在更远距离的、100公里-1000公里区间的无人机货运。
亚马逊货运无人机
那么,这样的货运无人机飞行高度是比消费级的四旋翼无人机都要高,在中低空长航时飞行,势必有着更多监管,不仅需要无人机适航取证,还要与空军、与民航的空域协调。以及,作为商业化运作的货运飞行后,如果还是延续每次起飞都需申请、报备、审批…...的流程,也是不适合、不高效的。 虽说,无人机送快递已不是新鲜概念,可关于是否值得,是否经济,尚需实践来出真知。但可预见的是,货运送快递已经被视为商业级无人机的应用场景之一,乃至在物流行业、商业资本的推送下会成为了未来的趋势。那么,考虑到目前国内大大小小的通用航空公司,不论是资本实力还是规模体量上都无法与京东、顺丰相比。当后者以货运无人机为切入口加入“通航”,势必会与“传统”的通航产业一起更有力的推动我国通航政策上的与时俱进改革发展,深化低空开放的进一步落地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