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蓝的生死抉择
——记武警特种警察学院特种作战系主任、副教授孙博祥
孙博祥近照。图片由主人公提供
孙博祥的办公室里放着一把日常使用的剪刀。这把剪刀和常人用的不太一样,像是手术剪。
“这种手术剪,可以让我时刻保持排爆时对剪刀的那种感觉。” 作为武警特种警察学院特种作战系主任,孙博祥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排爆急不得、慢不得,必须逻辑清晰、思维敏捷,把握好尺度和细节。”
作为武警部队第一批排爆手,孙博祥当年以优异成绩毕业留校,从事各类爆炸物、可疑物排除及教学工作。
影视剧里,每每出现排爆手拿着剪刀在红、蓝导线之间抉择的镜头,紧张的观众都会为之捏一把汗。现实工作中,孙博祥为了这份“红与蓝的抉择”,常常要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
排爆手对“爆炸物”进行现场拆除。(资料图)
红与蓝之间的一剪,在战场上是一瞬,对孙博祥来说是一生。
那年,正在训练的孙博祥接到通知:某飞机上有疑似爆炸物。这是孙博祥第一次出任务。他和战友立即赶到机场,穿上厚重的排爆服进入机舱搜索。“我留下,你们撤!”受空间限制,当发现某排座位下有疑似爆炸装置时,孙博祥作出决定:留下单独作业。
由于头盔体积较大,头部难以钻到座位下抵近观察,孙博祥果断摘下头盔作业。座椅下空间狭小,右手很难操作,他不得不改用左手持剪刀,继续作业。时间一分一秒过去……45分钟后,危险彻底排除。走下飞机,累到极点的孙博祥一头栽倒在地上。
第二天,爱人得知这件事,一度执意要孙博祥转行。孙博祥和爱人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这么多年了,你还不知道我有多靠谱吗?我不会拿生命开玩笑的,放心吧。”
话虽这么说,但孙博祥的心里却很清醒:要想关键时刻排爆成功,一定要在平时不断练难、练严、练实,补齐可以想象到的各种短板。
一边研练,一边实战,一边教学,孙博祥的“红蓝岁月”不断延伸。他反复练习排爆基本功,将左手操剪刀练习得如同右手一般娴熟自如;他数次参加重大活动安检任务、大型军事演习,总结出适用于初、中、高级排爆手的训练方法;他参与编写武警部队统编教材3部,主编学院教材2部……10多年来,在他的悉心传授下,张军、甘文杰、余楼富等一大批优秀排爆人才被输送到全国各地的一线岗位,一批批新生代排爆手迅速成长。
执教的同时,孙博祥一直没有放松爆破与排爆相关领域的装备研制。经他主持研发的“飞机舱壁柔性聚能切割器”“爆炸装置冰封系统”等多项装备器材获得国家专利。
成为排爆领域的佼佼者后,不少公司想高薪聘请孙博祥,但都被他婉言拒绝。在孙博祥的眼里,部队一线才是他的天地。
2014年,武警部队组织院校教员到基层代职,为期一年。代职的单位里,不乏离家近、条件好的,但孙博祥偏偏选择了离家最远、环境最艰苦的某边疆总队。那一年里,孙博祥参与指导和直接处置了数十枚爆炸物。
一处无人戈壁,孙博祥身着70余斤重的排爆服,小心翼翼地拧下爆炸装置外层的最后一颗螺丝……这是一枚刚被拆除引线转移至此的炸弹。危险本已解除,但就在对炸弹作最后的安全确认时,孙博祥突然发现装置外部开始发烫,如果不及时排除,内部炸药随时可能因高温自燃或静电产生的轻微火花爆炸。
进行现场拆除。(资料图)
炸弹一旦爆炸,就无法获悉其内部结构,更无法为今后的排爆实战提供依据。孙博祥当机立断,决定手工拆除爆炸装置。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孙博祥小心翼翼地拆掉外层铁板,当看到铁盒子里的雷管后,他立即意识到这个爆炸物内部设有两层引爆装置,稍有不慎,就可能产生火花引起爆炸。他深吸一口气,手上动作更加轻缓,10分钟、20分钟,1小时、2小时……如抽丝剥茧,引爆装置被逐一拆除,险情被完全排除。
穿梭在任务一线,危险时刻存在。孙博祥的左眼斜上方,有一道长约4厘米的疤痕。那是在极寒条件下搞试验时,弹屑在眉骨上留下的。
“医生说伤口的位置离眼球只有3厘米,做了3个多小时的手术才把弹屑取出来。”孙博祥经常以此教育学员,“我们没有失误的机会,没有捷径可走,不能有半点虚假,否则就会付出鲜血甚至生命的代价。”
至今,孙博祥保持着手机24小时开机的习惯。不少学生在执行任务前都会给他发短信,他不愿意错过学生们的这些关键时刻。
一次次红与蓝的生死抉择,他早已和这一事业深深融为一体。电话里,他也喜欢第一时间和学生分享他对这一事业的理解和期盼——
改革后,特种作战的内涵更深、外延更广,目前我们新增的‘特种警卫’‘特种救援’等新兴专业急需科研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