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细胞克隆猴、超导拓扑表面态、光量子计算机、万米深渊科考、新型二维原子晶体材料……近段时期以来,中科院的重大原创成果层出不穷,频频进入公众视野,引起国际高度关注。
因为这些突出表现,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科院近年来的重大成果产出进入了‘井喷期’,一大批重大原创性成果、战略性技术与产品相继问世,我们在一些重要领域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某些前沿方向开始并行、领跑。”
那么,到底是什么催生了“井喷期”的到来?中科院在一些关键领域并行、领跑的秘诀又是什么?近来中科院在基础前沿研究领域的一些做法,或许可以给人们一些启示。
坚持“雪中送炭”
统计数字表明,十八大以来,中科院作为第一完成人或第一完成单位,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奖90项,并摘取了6项自然科学一等奖中的4项。
这与中科院实施的各类科学计划密不可分。以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为例,2012年以来,中科院先后部署了三批B类先导专项。除取得一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提升了国际影响力之外,B类先导专项还发挥了先行先试的“先导”作用:量子通信、脑科学两个专项为“十三五”国家重大项目布局提供蓝图;青藏高原专项奠定了第二次青藏科考;大气灰霾专项助推了总理基金治霾专项的立项……
除了目标导向的先导专项外,中科院还于2016年推出了“前沿科学重点研究计划”。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局长高鸿钧说,中科院希望通过前沿科学计划的实施,为老、中、青三代拔尖科学家提供相对稳定的支持,坚持“雪中送炭”,使他们“坐得住冷板凳,敢啃硬骨头”,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产出更多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原创成果。
对这一点,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丁洪有着亲身体会:“我在美国呆了18年,我在美国跑项目需要花的时间,绝对比在中国多。”
不惟丁洪,该计划的实施得到了全院科学家的热烈响应,目前已有近600位拔尖科学家的创新研究工作获得支持。白春礼认为,该计划是“我院科研管理的一次创新、一次改革”。
培育“尖刀连”
“卓越创新中心是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的‘尖刀连’和‘活力之源’,也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高鸿钧说。
2014年以来,中科院启动建设了量子信息、青藏高原、粒子物理、脑与智能、凝聚态物理、分子科学等19个卓越中心,目前已有14个卓越中心顺利通过筹建期验收,其中量子信息卓越中心在2016年验收后转为创新研究院。
按照“自然指数”排名,目前中科院的卓越中心均处于国际同类机构前列。凝聚态卓越中心2015年“发现外尔费米子”的成果,作为唯一来自中国本土的成果,入选美国物理学会125周年49项重要影响工作的纪念论文集。
作为中科院基础前沿研究的另一大阵地,中科院的重点实验室体系,涵盖305个各类实验室,凝聚了全院30%的科研人员,及大部分的高层次人才,包括80%的中科院院士、56%的中国工程院院士、86%的“千人计划”人才、78%的“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68%的“百人计划”入选者。
在高鸿钧看来,目前,中科院重点实验室体系已成为全院学科建设与发展、凝聚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持续产出高水平原创成果、承担国家和院重大任务以及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等工作的重要基地和载体。
中科院前沿教育局副局长王颖透露,未来,院重点实验室评估将坚持末位淘汰,形成良性激励机制。“评估排名后20%的实验室将组织专家去现场考察,经再次评估,最末一位的要摘牌。我们加强末位淘汰机制,就是希望能把实验室做得更好一些。”
教育“少而精”
“中科院经过六十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科教融合的办学体制和培养模式,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高鸿钧表示,中科院现已经形成了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为核心、覆盖全院100余个研究所的教育体系,两所大学与100个院属单位联合共建科教融合学院43个,很多本科生的课程都是由院士、“杰青”等高水平的研究人才承担。
通过“科教融合”,中科院院属大学的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据2018年3月ESI排名显示,中科大排名国内第8位,国际第225位;国科大排名国内第1位,国际第107位。
去年11月,中科院启动了《中国科学院关于院属高校“率先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院属大学以研究生教育为主,本科教育“少而精”的特色。
例如,中科大多年来的每年本科生招生规模为1800名左右,但毕业生质量较高,已有“千生一院士”之名;而国科大每年的本科生招生规模也仅为300名。高鸿钧相信,在“科教融合”办学特色的支持下,未来中科院的院属大学一定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拔尖人才。